top of page

中國失業潮強襲加劇,經濟內循環陷危機|【透視共產黨】黨媒如何「武器化」(2020.10.10)

作家相片: 唐浩 世界的十字路口唐浩 世界的十字路口

大家好,我是唐浩,今天都好嗎?

今天是中華民國109年的國慶日,我們在這裡先向中華民國與台灣說聲「生日快樂」!也希望台灣能堅守自由、人權與普世價值的反共最前線。

今天,我們要跟大家來聊兩個重要話題:

  • 話題一:中國失業潮加重 經濟內循環陷入危機

  • 話題二:【透視共產黨】中共黨媒 危險武器


馬上來看第一個話題。

話題一:中國失業潮加重 經濟內循環陷入危機

我們之前多次在節目裡提到過,中國經濟的實際情況並不樂觀,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留意嚴重的失業潮。 因為美中貿易戰造成了許多外企紛紛撤離中國,或者將生產線逐漸轉移到海外;加上疫情造成許多企業被迫停工停產、倒閉或裁員減薪;而且國際社會受到疫情衝擊,市場需求低迷,讓中國企業接不到海外訂單,生存更加艱困。

再加上今年夏季除了長江流域發生數十年一遇的嚴重水患外其他地區也都出現程度不等的洪水災情,不但造成民間企業與商家的損失,也促使企業家們不敢在中國投資。


畢竟北京領導人一再強調,今年要全面脫貧、實現小康社會,所以不管怎樣,一定要讓經濟數據好看,不能丟臉。即便人民不脫貧,數據也得脫貧,這樣也才有條件「引誘」更多外資進去中國補血。


不過,中共的官方數據雖然不可信,但我們還是可以從與中國經貿關係密切的台灣,來旁敲側擊一下真相。


好,這項調查雖然是針對台商,但卻也從另一個側面告訴我們:中國目前的企業經營環境仍然不樂觀,中國與世界市場的需求依然低迷,所以企業的復工復產並不順利。而且多數企業家未來兩年內不會增加投資,意味著他們並不看好中國未來的景氣復甦。


請大家注意,企業不看好景氣,不願意增加投資,甚至還想轉移離開中國,這代表甚麼?代表中國會失去越來越多的就業機會,會加重、加深中國目前的失業危機。對不對?


雖然中共官方與黨媒總是報喜不報憂,但是相對比較願意說一點實話的李克強,10月9日又透露了一些料。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委會議上說,雖然官方的失業率數據出現回落,但是「當前保就業仍面臨很大壓力」,他強調「保住就業就可以穩住經濟基本盤」

李克強也要求,接下來要重視幾件事:

  1. 要繼續保市場主體、穩就業崗位,幫助企業紓困。

  2. 要開展高校畢業生(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和技能培訓。

  3. 要加大對農民工的就業服務和創業支持。

  4. 要做好困難人員、受災群眾的就業工作。

好,我們抓住這些重點,可不是為了幫中共宣傳,而是要提醒大家,對於中共的政策或官方講話,要「反向解讀才有真相」。李克強的政策要求,其實正好反映了幾個真相:

  1. 中國就業市場萎縮,許多企業運營困難。

  2. 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

  3. 大量農民工失業。

  4. 疫情、水患造成大量民眾失去工作。


大家想想,是不是這樣?這樣一來,就會對經濟帶來另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消費力下降。失業嚴重,代表很多人丟了工作、沒了收入,當然「可支配所得」也就少了,也就是沒甚麼錢可以花了,那人們勢必就會減少購物、減少消費,消費經濟也就撐不起來了。

看看這次的「十一」假期的旅遊消費就知道,在假期前四天,全國遊客總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22%;而旅遊收入則是下跌了31%。也就是說,不但沒有出現黨媒先前宣傳的「報復性旅遊」,還反映了許多中國民眾因為收入減少,所以消費緊縮了,消費意願也下降了


日本野村證券的報告也指出,目前「鑑於居民消費仍較為低迷,我們認為經濟全面復甦還有待時日」。野村預測,今年九月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會比去年同期增長3%;但是去年九月的增長數據,卻是將近8%,明顯下滑許多。

所以,中國的失業潮壓力,已經越來越公開化、表面化,迫使李克強不得不再次公開承認「當前保就業仍面臨很大壓力」。而就業減少、失業增加,不但會導致消費下降,還會讓中共黨魁像念經一樣、反覆唸誦的「國內大循環」,會越來越難運行,越來越循環不起來。


同時,這也再一次印證我們之前說過的一個「中共定律」:每當中共越強調甚麼、越重複甚麼,就代表實際上越缺乏甚麼、越失去甚麼。對不對?


因此,接下來,中國的失業潮會對經濟持續帶來巨大衝擊,而且未來半年到一年內,中國的失業問題可能還得遭遇至少三個主要挑戰:

台灣原裝嬰幼兒防護口罩(2~6歲適用)
台灣原裝嬰幼兒防護口罩(2~6歲適用)

▼挑戰一:疫情卷土重來

第一個挑戰,是疫情即將卷土重來。我們在9月底的節目曾經提醒過,中共最具知名度的兩名疫情專家鍾南山與張文宏,在日前不約而同地預告今年冬天疫情會再回來,而且還要「至少做一年的打算」。

而在「十一」假期,由於中共宣稱已經戰勝疫情,各地都出現大批人潮群聚、大排長龍的場面,這樣會不會造成更多無症狀感染者傳播病毒,讓疫情漸漸地復發擴大?接下來會是很重要的經濟挑戰。

第二個挑戰,是川普如果連任,很可能會追加關稅,並且擴大美中雙邊的經濟脫鉤。川普這次感染病毒後,對中共更加不滿,川普在10月8日受訪時,已經明確表態,如果他順利連任,就會再次對中國加徵關稅

一旦美方真的再追加關稅,就會促使更多主打外貿市場的企業繼續撤離中國,讓美中經濟更加脫鉤;再加上川普已經對華為、中芯國際等中國首要科技企業實施技術封鎖,並阻止中共竊取美國技術,中國的高科技產業發展勢必會陷入困頓。因此,可以預見,中國的失業問題會越來越惡化。

▼挑戰三:中共高層權鬥激烈 內部分裂

第三個挑戰,是中共高層的權鬥激烈,很可能會走向內部分裂。大家知道,從去年香港反送中運動以來,中南海內部的派系鬥爭持續不斷,而且越來越升級。日前任志強被重判18年徒刑、王岐山的親信董宏被逮捕調查,都透露出中共高層已經進入生死博奕的激戰。

因此,接下來,中共的派系惡鬥有可能會走向黨內嚴重分裂,甚至不排除會出現全國性的政治鬥爭或甚至武力鬥爭。一旦黨內鬥爭變成明刀明槍的交火,必然會衝擊中國社會與經濟秩序,對失業問題更是雪上加霜。


好,我們小結一下,中國失業潮正在重創中國經濟,而失業潮接下來還將面臨三項挑戰,可能會更加惡化:

  • 挑戰一:疫情卷土重來

  • 挑戰二:川普連任追加關稅 擴大美中經濟脫鉤

  • 挑戰三:中共高層權鬥激烈 內部分裂



話題二:【透視共產黨】中共黨媒 危險武器

今天,我們要跟大家一起繼續「透視共產黨」,今天我們要跟大家來聊聊中共黨媒的危險性。


所以,中共嚴厲操控中國所有媒體,可以說是不爭的事實,再加上對外的網絡封鎖,讓大多數中國人民無法接觸到海外的真實信息,只能日以繼夜地接收來自中共媒體的新聞信息與廣電節目。


這種高度封閉的信息環境,會更有利於增強中共黨媒的作用力。那麼,黨媒對於中共來說,到底有哪些主要的作用呢?我認為,至少有五個重要作用:


♢♢♢作用一:引導輿論 維穩政權

這是共產黨控制媒體的最基本目的,也是黨媒運作的核心功能,黨媒要在各種不利於黨的新聞事件發生時,盡快輸出信息,用鋪天蓋地的信息數量來搶佔話語權、壟斷言論市場,引導輿論朝向有利於中共的方向,從而消滅一切不利於政權穩定的不安因素。

舉個例子,日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重要演說,再次強調「中國不等於中共」,呼籲中國人民站出來,與世界各國一起推動中共做出改變。接著又傳出美國準備禁止讓中共黨員入境,讓中共急得跳腳。


稍後,混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就率先跳出來說要給美國人上課,說中共跟中國人民的關係有多麼密切;接著,新華社再跳出來辱罵蓬佩奧,說「中國人民不等於中國共產黨」是謊言。

接著人民網又報導習近平說的「五個絕不答應」,包括絕不答應「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割裂開來、對立起來」。


其實,這一連串的黨媒宣傳戰,就是中共用來引導輿論、維穩政權的手段。


♢♢♢作用二:欺騙人民 洗腦灌輸

欺騙人民,避免知道中共的真相;灌輸人民,引導人們用中共想要的思維方式去思考與行動,這是中共黨媒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我們直接舉例說明:


9月初,中共大張旗鼓地召開抗擊疫情表彰大會,並通過黨媒進行全國直播宣傳,大小媒體紛紛轉載報導,目的就是要營造出「中共帶領人民戰勝疫情」、「中國疫情消失」的錯覺假象,從而烘托共產黨的偉大、光榮、正確。

但是疫情真的消失了嗎?沒有,只是被官方掩蓋的真相,達成「政治清零」。現在疫情案例可能又增加了,快壓不住了,所以官方又派鍾南山和張文宏兩位專家出來,預告冬天疫情又要回來了